位置:主页 > 红色文化

惊 蛰

时间: 2019-03-06   点击:464 次
记者: 未知   作者: 日月/建军    来源: 未知

WechatIMG2.jpeg

  一声惊雷百虫醒,

     春回大地艳阳多。

  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震为雷,故曰惊蛰。

  到了惊蛰节气,天气回暖,春雷始响,蛰伏地下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万物开始复苏。古时候人们到了这一天,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处角落,用香味驱虫和去除霉味。

唐诗云

     微雨众卉新,

     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时闲,

     耕种从此起。

农谚也说;

     过了惊蛰节,

     春耕不能歇。

     九尽杨花开,

     农活一起来。

农民常常把惊蛰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惊蛰不但在物候上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而且对我们人生也是有着振聋发聩的启发意义。《周易》上说“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人们在初始阶段,要懂得蓄蛰伏,保全自身之后才能有更大发展。当时机不成熟时,要“潜龙勿用”,一旦天时、地利、人和具备,“潜伏”者应时而动,应势而为,“南山上的凤凰,十年不鸣,一鸣则惊人。东海的大鹏,十年不飞,一飞则冲天。”施展抱负,放手一博,沧海横流,方显英雄夲色。这种状态在《周易》上叫做“飞龙在天。”

  古人云

     时来天地皆同力,

     运去英雄不自由。

就是要告诉人们要懂

得审时度势,识时务者为俊杰。让我们在春光明媚,草木勃发的大好时光里,日升不滞,扬帆划桨,画出心中最美妙的画卷,重拾青春少年的心,大踏步地奔向理想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