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社会资讯

中国两会 世界瞩目

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驻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向两会献计献策备受关注

时间: 2020-05-30   点击:235 次
记者: 日月/新华社记者单纯刚/摄影周成玉   作者: 未知   来源: 中国流通党建网

编者按:2020年是“贯彻落实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为动力,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开放包容,强化服务体系内涵和能力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传承创新体系布局,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展对外交流合作,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转型发展、融合发展之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作用,为健康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张全收4.jpg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河南驻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

为全面贯彻落实年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全国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中医药系统奋发向上、开拓进取,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的热潮,研究部署中医药工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国中医药发展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要注重哪些呢?5月29日,记者为此专访了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驻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

张全收说: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中医药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0%以上,在关键时刻中医药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这充分证明了中医药的重要性。重视和发展中医中药如今已经不是一般的医学方法概念的问题了,甚至可以上升到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康的战略层面来说。虽然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但是目前从全国的医疗体系建设和医疗机构设置上看,中医药还是处于被忽视的状态,主要表现是:

首先是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医药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地方政府没有把中医药事业发展进行战略规划,更没有把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政府卫生健康工作规划日程,从而导致中国几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正在慢慢被淡忘;其次是中医药资源挖掘和人才培养严重不足。现行的医疗体系和医疗效益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诸多机制弊端,一些人总认为中医药疗效慢效益差,这些不正碥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以药养医”是制约中医发展的体制桎梏,由此可见中医药机构的建设与管理系统以及设施设备等严重薄弱。有些地方即使有中医药专门机构,也是缺少系统建建设和长远的发展规划。卫生健康部门里缺少中医专业干部,连同中医院里的中药医疗占比也微乎其微。

  习近平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此,张全收建议,

一是把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到国家发展规划总体目标和纳国家战略发展和顶层设计,政府加大对中医药的投资力度,及时成立中医药基础研究,科学规划和保护中药材种植(采集)资源,从医疗体系建设上合理设置中西医学(药)的比例关系,改革医疗效益生成机制,杜绝“以药养医”;二是全面振兴中医药资源和中医药人才在国家卫生健康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通过开展全国性的中医和方剂大普查,挖掘、收集、挽救古老中医人才和各类方剂,经专业部门科学甄别完善用于临床疗效研究。大力增设中医专业高校,普通医学高校增设中医专业,大规模培养中医人才;三是全面加强中医药部门机构设置。加大卫生健康体制改革,从国家到地方设置独立的中医药政府部门,不独立设置的,各级卫生健康委员会的主要领导层要有一定比例的中医药类人员任职。中医医疗机构的主要领导必须由中医药类人员担任,其他医疗机构的领导班子成员中必须配备中医药类工作人员,机构内要设立中医药管理职能部门。

张全收2.jpg

图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张全收就中医药康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与代表进行交流

两会期间,张全收就中医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等相关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并对中医药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组成的“三药三方”,帮助中国疫情快速得到有效的治疗和防控取得的成果给予阐述。张全收就连花清瘟胶囊等中药在国际抗疫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调研报告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针对中药种植和中药成分复杂等问题,张全收说,中医药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诟病,发展缓慢。为此张全收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应该站在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康的层面来进行战略部署,扎实推进中医药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责编: 中国流通党建网  彬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