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社会资讯

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积极履行代表职责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驻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提交的关于系统规划治理乡村人居环境的建议受热议

时间: 2020-06-01   点击:242 次
记者: 日月/中国报业李德金/摄影周成玉   作者: 未知   来源: 中国流通党建网

 编者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作为根本目的,建立健全党的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善治之路,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社会,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关于系统规划治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的建议,5月31日,为此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驻村党支书记张全收。

张全收52.jpg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河南省驻党支部书记张全收接受记者采访


乡村人居环境治理有突出问题,建议搞好系统规划。

“关于系统规划治理农村人居环境问题,2019年我在全国人大组织的调研座谈会上谈到过,作为新建议,今年两会上张全收再次提出。”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上蔡县朱里镇拐子杨村委党支部书记张全收对记者说。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当前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在系统规划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议中,张全收指出,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治理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乡村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使得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通过硬化、美化、绿化、亮化等多种手段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农村2.jpg


农村.jpg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驻村党支部书记张全收在乡村进行调研

对于乡村居住环境的治理,一定要系统搞好规划。张全收建议,一是要搞好系统规划,一村一策,杜绝一个模式全复制。既要坚持高标准,又要保持农村生态原貌,绝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平原和山区、乡村和社区等基本条件不一样,设计整治方式不能一刀切,推进方式上不能搞复制”;二是应搞好顶层设计,城乡统筹,让全社会资金资源回流农村。“现在我们不缺少繁华高档的大中城市,缺少的是环境优化、美丽宜居、治理有效的美丽乡村。城市反哺乡村绝不是空喊口号,在乡村振兴中政府要出台实实在在的政策,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资金资源保障”;三是搞好示范带动,以点带面,稳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的长效治理。农村排水管网、坑塘治理、垃圾清运、硬化绿化等项目实施不能急躁冒进,要成熟一个村实施一个村验收一个村,集中有限的资金资源,真正实现乡村的绿、亮、美和生态宜居、治理有效;四是搞好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为乡村人居环境的长效治理提供法制保障。

张全收告诉记者,建而不管等于不建,管而不严等于不管。城市市容管理就有章可循,乡村环境治理为什么就不能出台法规条文?没有法治保障和约束,就确保不了乡村人居环境治理的长效。我坚信,在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乡村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工程等战略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责编: 中国流通党建网  彬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