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红色党建

新时代重要文献选读丨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时间: 2023-01-11   点击:412 次
记者: 未知   作者: 未知   来源: 学习时报

image.jpeg

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

——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是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话的主要部分,收录在《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新气象”“新作为”强调新时代要保持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并积极作为。这篇重要文献,是对全党要保持昂扬奋进精神状态的号召,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团结奋斗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指南。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

  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的5年,正处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要开篇。面对这样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工作的坐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永葆蓬勃朝气”。

  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就表达了对新中国光明前景的信心:“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指出:“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共和国。我们正在前进。我们正在做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能够达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了打开新局面,邓小平积极鼓励全党全国人民: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保持良好精神状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一代:“广大青年要培养奋斗精神,做到理想坚定,信念执着,不怕困难,勇于开拓,顽强拼搏,永不气馁。”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中青年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提出要求:“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切实把奋斗精神贯彻到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全过程,形成竞相奋斗、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

  历史因拼搏而辉煌,未来因奋斗而美好

  当前,我们取得的一切伟大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百多年来,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战胜了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共产党人说得到,一定也能做得到。

  未来,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昂扬奋斗中接续推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全面总结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客观地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困难和问题,其中特别指出,“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担当精神,斗争本领不强,实干精神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仍较突出”。与此同时,从国际形势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各种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等威胁加剧。我们所面临问题的复杂程度、解决问题的艰巨程度明显加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把14亿多中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出来、凝聚起来,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才能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只有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才能筑起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打赢各类遭遇战、攻坚战、持久战。只有坚持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不断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