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入实施,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人们的文化幸福感,也深刻改变着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注入新动力。
文化新业态
跑出增长“加速度”
2022年,数字出版、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和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文化新业态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随着文化产业的全面复苏,文化新业态依然保持着较快的增长速度。
国家统计局近期发布的《2022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报告》(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5010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增速快于全部文化产业5.7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的30.3%,占比首次突破30%,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占比继续提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文化新业态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10961亿元,同比增长11.1%,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7.1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占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38.0%,占比高于上年同期2.4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等6个行业小类营业收入增速较快。与此同时,文化新业态企业利润实现较快增长,其中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等行业利润同比实现快速增长,带动作用明显。
在各地,文化新业态也成为驱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今年一季度,北京市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027.0亿元,占全市文化企业的比重为68.0%,同比提高2.7个百分点,其中,北京市数字文化核心产业拉动全市文化产业收入增长11.9个百分点。广东文化新业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721.6亿元,同比增长5.4%,高于全省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2.2%的增长率。其中,广州市规模以上的文化新业态企业881家,同比增加81家,与上年四季度相比增加77家;实现营业收入559.80亿元,同比增长13.3%,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比重为48.1%,是带动全市文化产业运行整体回升的主动力。
对于文化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报告》解读认为,文化新业态已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行业分析看来,文化新业态成为文化产业中最富活跃度和成长性的力量之一,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也深刻改变着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推动着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数字中国战略
加速文化新业态发展
从中央层面政策的积极引导,到地方的有序规划、扶持、引导,发展文化新业态的顶层战略蓝图和实施路线图渐渐明晰。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壮大数字创意、网络视听、数字出版、数字娱乐、线上演播等产业。此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进一步强调了这一发展理念,整体上从国民经济全局谋划层面和长期规划维度,确定了发展文化新业态的战略意图。
基于国家整体规划,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了对文化新业态的发展策略和保障措施,提出通过试点示范、重大工程等,加快补齐短板、解决共性问题,引导文化新业态健康发展。在具体实施中,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强5G+智慧旅游协同创新发展的通知》,通过持续加强5G网络建设,增强产业创新能力,保障5G+智慧旅游新业态新模式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申报、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研发项目推荐、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案例等,进一步强化对文化新业态的鼓励、支持和引导。
▲“5G+文旅”应用场景构建(图片来自《文化和旅游场景5G网络覆盖及应用实务手册》)。
在国家政策引导及地方具体实践中,各地也意识到发展文化新业态对推动地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文化市场供给等方面的重要性,陆续将发展文化新业态列入本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地方级规划及实施计划中,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及引导文件,支持和规范文化新业态健康快速发展。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对省内文化新业态调研后,制定了相关规范文件以支持文化新业态的创新发展,如提出要支持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通讯、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在文化新业态中的运用。据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吉林省博物院与省内6家企业合作,进行数字化文创的开发,其中“灵光塔”“定窑紫釉印花碗”在鲸探等平台上线后,每款产品一经开售便被抢购一空。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推动文化新业态发展,过去一年来,江苏持续强化数字赋能,认定智慧文旅示范项目46个,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5个、省级文旅装备技术研发中心10个。今年以来,江苏进一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推动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培育“数字+”新应用,推出“元宇宙+”新场景,重点支持沉浸式体验、非遗文创、数字应用以及云演艺、云娱乐、云直播等新型消费项目30个。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意见,通过六大行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数字化发展,意见提到,通过实施数字业态培育行动,培育一批数字化创新示范项目,促进云旅游、数字艺术、沉浸式体验等新型业态蓬勃发展。广东省还将支持广州、深圳等打造若干千亿元级文化新业态集群,培育若干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集聚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产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