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主页 > 红色记忆

高邮战役:红色基因中的胜利记忆与精神传承

时间: 2025-08-06   点击:1888 次
记者:    作者: 未知   来源: 中国红色文化党建网

在红色文化的壮丽长河中,高邮战役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镌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武装力量的不朽功勋。作为新四军在华中地区对日寇的最后一役,高邮战役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伟大胜利,更是红色党建文化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生动彰显,蕴含着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迎来了胜利的曙光。然而,高邮等地的日伪军却在国民党当局妄图独占抗战胜利果实的纵容下,负隅顽抗,拒绝向新四军投降。他们加固工事,囤积物资,企图继续维持其罪恶统治,将高邮变成了插入华中解放区的一颗“钉子”。面对这一严峻局势,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果断指示新四军对高邮发起进攻,彻底消灭这股日伪军势力,保卫人民的抗战胜利成果。这一决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决捍卫民族尊严和人民利益的坚定决心,也体现了党在复杂局势中把握战略全局、引领抗战走向最终胜利的卓越领导力。

战斗打响后,新四军战士们以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无畏的战斗精神,向高邮城发起了猛烈攻击。他们深知,自己肩负着民族解放的神圣使命,每一次冲锋、每一次拼杀,都是为了让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重归安宁,让人民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在登城战斗中,战士们面对日军坚固的城防工事和猛烈的火力压制,毫不畏惧,用简陋的竹梯当作攀登城墙的“天梯”,前赴后继地冲向敌人。许多战士在攀爬过程中被敌人的枪弹击中,或被钩镰枪戳中梯子,连人带梯跌落下来,但他们迅速爬起,再次冲向城墙,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战斗作风,诠释着红色党建文化中所倡导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源于中国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理想的执着追求,源于党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它激励着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勇往直前,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在激烈的军事进攻之外,新四军还充分发挥红色党建文化中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积极开展政治攻势。通过在华日人反战同盟会成员向城内喊话,用风筝散发劝降传单,播放日本歌曲等方式,瓦解日军的斗志,让他们认识到继续抵抗毫无意义。这种攻心战术,不仅分化了敌人,减少了战斗伤亡,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理念,展示了党在军事斗争中运用智慧和策略的高超能力。

高邮战役的胜利,是军事上的辉煌战果,更是红色党建文化的伟大胜利。此役歼灭了大量日伪军,俘虏日军892人,歼灭伪军5000余人 ,缴获了各类炮械60余门、枪4308支,极大地增强了新四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它打破了国民党军沿运河北上分割华中的企图,使苏中、苏北、淮南、淮北等解放区连成一片,为华中地区的解放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全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画上了浓墨重彩的句号。

从红色党建文化的视角审视,高邮战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新四军将士们紧密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量。他们严守纪律,爱护百姓,与当地群众鱼水情深。当地群众主动打通自家民房,让部队穿梭运动,还制作“土坦克”送给前线士兵,全力支持战斗。这种军民团结一心的鱼水关系,正是红色党建文化中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是党赢得人民支持、取得革命胜利的根本保证。

岁月流转,硝烟散尽,但高邮战役所承载的红色精神永远熠熠生辉。它让我们铭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铭记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在新时代,我们应当从高邮战役中汲取强大的精神滋养,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灯塔,引领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破浪前行;以无畏的担当精神为利刃,斩断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以深厚的人民情怀为根基,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磅礴力量。让高邮战役的胜利记忆,成为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永恒动力。


上一篇:抱歉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