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著名论断,并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积累下的伟大智慧,贯穿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智慧和养料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作为文艺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政治思想,而且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了我国文艺不断繁荣发展提供根本遵循,要不断的学习和领会,深刻把握文艺工作的地位作用、根本立场、中心环节、灵魂价值、根本保证,坚定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开创文艺事业新局面。
图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金不换。
3月6日,在北京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金不换,现场聆听了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心潮澎湃,夜不能寐。总理的报告求真务实、鼓舞人心、内容精湛、震撼世界,符合全国人民的心声,我完全拥护这个报告。为此,中国流通党建网对他进行了专访。
一是众志成城,凝聚力量。去年经受了抗疫情、战洪灾的严峻考验,在人民群众的生死面前,我亲眼目睹了党以人民至上,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安全放在首位的伟大关怀,在克服了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建党百年庆典、胜利召开了十九届六中全会等,脱贫攻坚取得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又成功举办了世界瞩目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展示了外交大国的风范,彰显了我们的党不畏艰难困苦的伟大精神。
二是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勤政治国,砥砺前行,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使国家发展迈入了快车道,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成就,让世界备受瞩目。从过去的贫穷落后,到现在的科技、军事强国等等,这些都是在党中央的英明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所取得的辉煌成果。
尤其是从严治党、扫黑除恶、反腐倡廉、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依法治国等一系列伟大的民心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伟大思想。
三是不忘党的培养,刻苦努力工作。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作为农村的孩子,如果没有党的培养,哪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从艺四十年来,党对我恩重如山。每年走遍了千家万户,为农村农民演戏三百多场,是我深入农村与老百姓沟通交流学习的场地,也是我获得文艺进步发展的阶梯。我们文艺演出经常到工厂、农村、社区、少数民族地区,不仅为当地的群众送去欢乐,而且还对乡村文艺发展提供了帮扶。受到了人们群众和社会各界对高度赞扬。
四是青山绿水奔小康,幸福不忘共产党。今天的新时代,是国强民富的时代,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农村的发展建设改变了人居环境,现在的乡村到处是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就拿我的家乡新乡封丘县来说,黄河滩区的中原儿女,如今都搬迁入住高楼,幸福生活圆了梦。有了新居不差钱,农村大龄光棍都娶上了新媳妇。现在他们就近工作不离家乡,每月收入几千元,黄河滩区的儿女念念不忘感恩党,让我给党中央捎句话:紧跟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人民群众奔小康。过去农村的小破屋,现在换成了大楼房,有公园,有广场,有医院,有银行,晚上处处有灯光;商业街,菜市场,还有安全来护航;玩抖音,人风光,直播带货丰收忙;广场舞,咚锵锵,幸福的日子全靠党;种蔬菜,盖大棚,机械种田一条龙;年年产量往上升,农民不富都不中。
五是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我是一名党培养的基层演员,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的殷殷嘱托,用文艺讴歌改革开放、讴歌时代英雄和党的伟大成就。为乡村振兴文化发展,我们把舞台搭在田间地头,扎扎实实为民演出,观众的心声,也是时代的心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文化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生活美。文化的力量是强大和无价的,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牵引力量。过去农民都是听着戏干农活,这是一种精神力量,作为戏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乡村振兴队伍中,将乡村振兴路上涌现的英雄人物和典型实例进行艺术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为乡村培根铸魂,助力提升广大农民朋友的时代精神面貌,激发乡村文明,创新创造活力,筑牢乡村振兴文化粮仓,以文化引领推动乡村振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我认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在不可逆转的复兴之路上要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以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图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金不换接受了记者采访。
金不换,河南省鹤壁市豫剧团团长,著名丑角艺术家,师承豫剧名丑牛得草,“金不换”的艺名即为牛得草所赠。他曾获得“第十七届梅花奖”等荣誉。
(责编:中国流通党建网 彬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