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红色文化党建网
 
主办  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红色揭秘
1943年春,日军对苏北淮海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第十九团第二营四连,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安全转移,在淮北地区刘老庄一带与1000多日伪军展开激战。...[详细]
“日本投降矣! ”短短五个字 让多少人热泪盈眶...[详细]
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详细]
1937年9月25日,日本广播电台播报了一个重磅新闻:日本陆军王牌部队、有“钢军”之称的第5师团,在中国山西北部遭遇袭击,部队损失惨重,还有高级军官阵亡。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引爆日本国内舆论,日本军部十分愤怒,他们给驻扎在天津的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发出急电,要求华北方面尽快搞清楚事实,并确定阵亡军官的姓......[详细]
(1988年9月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2010年4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第一次修订 2024年2月27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第二次修订)...[详细]
留田突围,是罗荣桓提出“翻边战术”的成功实践。结合历次反“扫荡”、反“蚕食”斗争经验,罗荣桓认为如果仍然局限在根据地之内与敌人周旋, 采用老一套的战法来应对,敌人的包围圈会步步紧缩,我军的回旋余地会越来越小, 必然陷于被动挨打甚至无处立足的地步。为此,罗荣桓逐步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广泛采用了“敌人打到我......[详细]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在长期实践中,毛泽东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着眼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思想武器,奠定了思......[详细]
1928年5月,渭华起义爆发,起义军司令部进驻高塘小学,刘志丹看到砖铺标语后心潮起伏,带领官兵增加“同志们赶快”5个字。6月中旬,部队撤往陕北前夕,刘志丹安排战士用黄土和炉灰砂砾将标语掩埋,恢复了通道原貌。...[详细]
 粤赣湘边纵队成立后,随即以江南、江北、粤赣边、北江4个支队为基础,对东江各地的所属各部队进行了统一改编,其中,江北支队改编为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三支队,下辖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团和独立第一、第二营。...[详细]
 12月28日至29日,中共红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闽西上杭古田召开,即古田会议。会上,毛泽东作政治报告,朱德作军事报告,陈毅传达中央“九月来信”以及中央关于开除陈独秀等党籍的决议案。会议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共红4军前敌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书记。会议还一致通过了毛泽东亲自主持起草的《中......[详细]
    页次:1/24页 10条/页   共235条  下一页 尾页   到第 页  

特荐文章

推荐文章

通知公告

更多>>

时政要闻

更多>>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首页
  Copyright©2019-2025 中国红色文化党建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1679号-1